电商假货易买难赔?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近日,山东青岛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一店铺买了一批品牌筒灯,结果发现都是假货,要求商家“退一赔三”却遭到拒绝。记者采访发现,网购买到假货的人不在少数,且这些假货的商品名称、所属店铺名称通常标注着“××直销”“××品牌正品”,甚至有的店铺还是官方认证的旗舰店。

  有媒体曾对2005名受访者调查发现,46.5%的人在网购中遭遇过假货,护肤品、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领域是重灾区。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18”电商促销期间,关于“假冒伪劣”的负面信息高达21.4万余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电商行业信任危机加深的现实。

  针对网售假货现象,电商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电商平台的经营秩序。

  电商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承担着资质审核、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平台能够严格把关,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并加强日常监管,那么网售假货的问题无疑会得到有效遏制。但遗憾的是,一些电商平台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忽视了自身责任。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在遭遇假货时,往往面临索赔难的困境。比如,一些电商平台为了吸引商家入驻、提高日活量,对一些见怪不怪的打法律擦边球的经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些头部电商平台近年来陆续推出诸如“仅退款”、先行赔付等服务模式,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也对遏制假货、震慑“小聪明”的店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规则的探索之外,电商平台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售假行为。比如,平台要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方式,与职能部门形成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合力。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督力度和指导服务。

  面对假货问题,电商平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应对,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才能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并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简言之,纠治网上假货易买难赔的问题,电商平台作为关键一环,必须积极作为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余明辉)

  来源:工人日报

运动会比赛门票抢购正当时 抖音平台购票渠道于7日上线

2024年春运南航在湘运输旅客超85.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西安市首届跆拳道公开赛举行

超八成受台风“摩羯”影响用户恢复用电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海南发布消防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福清市一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被责令停业整顿30天

20余万人需转移 海南提升防汛防风应急响应至最高级别

香港文凭试考生可申请内地高校增至145所

师生手绘百米长卷扮靓北京南中轴

贵州省三穗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4

清水绿岸,万物和谐!共享美丽中国

电商假货易买难赔?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