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小编

中新社昆明2月11日电 题: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中新社记者 缪超

  一条名为《热带雨林》的杂技节目短视频2月11日在中国多个社交平台传播,颇受网友好评。“居然以杂技表演重现中老铁路建设中的绿色往事,好有创意!”有网友表示。

  《热带雨林》出自2月10日晚播出的2024年云南省春节文艺晚会。杂技演员用力量与技巧,艺术化演绎了中老铁路建设中,工程师们在设计野象谷自然保护区周围人与生态交叉的最敏感区段铁路时,为实现飞鸟不可网截、大象正常通行等高标准,在地质生态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另辟蹊径,践行绿色“一带一路”理念的故事。

1月22日,大型杂技轻喜剧《野象谷》片段《热带雨林》参加云南春晚彩排。(袁鸿凯 供图)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从勘察选线开始,就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敏感点、城镇规划等因素,仅中国段就曾出台线路方案60多个,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最终确定了一个经济、合理、环保的线路总体方案。

  “在长达五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为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2022年起,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就策划并挖掘这些故事,创作了大型杂技轻喜剧《野象谷》,《热带雨林》正是其中一个片段。”《野象谷》编剧、杂技总设计董争臻告诉记者。

  “创作《野象谷》之前,我们专程到中老铁路野象谷站调研采风。”董争臻说,野象谷车站与亚洲象自然保护区毗邻,远眺车站,就像一只亚洲象挺着象牙在热带雨林里悠闲漫步。

  董争臻在采风中了解到,野象谷站前后段铁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前期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和迁移通道,最终将线路走向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通过延长隧道、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和声光屏障等措施,将铁路建设对沿线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1月22日,大型杂技轻喜剧《野象谷》片段《热带雨林》参加云南春晚彩排。(袁鸿凯 供图)

  此外,建设者们还调查听取沿线各地的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及受影响民众的意见,尊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这才得以成功绕避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降低了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转眼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已满两周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产业迸发,构建起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铁路黄金大通道。如今,一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中老铁路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助力共建国家提升民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保障水平,还促进了环境权的保障。

  董争臻说,作为艺术工作者,将倾力创作好《野象谷》,“带给观众惊险又美妙的视觉体验,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向世界传递绿色‘一带一路’理念。”

青海油田致密油建产迈向规模效益开发之路

霞浦:小苗苗长成海产新贵

青海: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获批 总投资7.03亿元

联合国秘书长:支持在国际热点地区实现和平

千年文物,在他指间重现神采——一位书画修复师与他的六十年

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效

天津今年将新建提升80个口袋公园

福建省南安市发布台风蓝色预警_1

河北省无极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陕西省石泉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乡村行·看振兴)“强村公司+龙头带动”双擎驱动 江西共青城探索强村新路径

麦子熟了,未来三天安徽江北无明显降水 利于小麦机收

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