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

中新社兰州11月24日电 题: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图侵删)

  作者 丁思 艾庆龙

  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曾与牛羊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村民马芬莲,正全身心投入到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中。观测温度、调度人员、采摘果蔬……今年开始,她成为一名与种菜“较劲”的“新农人”。

  积石山地震过后,当地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石山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发展方案(2024-2026年)》提出,规划灾后恢复重建农业特色产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13.54亿元(人民币,下同),并针对受灾集中安置农户制定创新“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联农带农扶持政策。

11月21日,航拍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集中安置点后续产业——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九美旦增 摄

  24日,在韩陕家村集中安置点后续产业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外,每座大棚都明确标注着技术指导员、管理员、带动安置户农户的名字。走进棚内,接近成人身高的樱桃番茄苗上挂满了嫩绿的小番茄,棚内配备温湿度智能控制、自动卷帘等设备,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充满科技感。

  马芬莲和工友们忙着给番茄苗整枝打杈,她额头上因地震房屋倒塌留下的疤痕仍清晰可见。与记者交流时,不时有同村妇女打来视频电话咨询种植问题。

  “地震前,家里养牛羊、种玉米,比较粗放。现在种菜,不仅要卖力气,还得动脑筋。”马芬莲说,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外出务工,如今她能在家门口工作,月入3000元,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很满足。

11月21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村民正在温室大棚里工作。九美旦增 摄

  60岁的韩陕家村村民马国良此前养羊,没有大棚种植经验。“活到老学到老,每天务工还能有100多元收入,我就来试试。”马国良说,在技术人员悉心指导下,他学会了修剪秧苗,还能给新手讲解。看到大棚种植蔬菜收益高,他希望儿子未来能承包一座,让日子更红火。

  积石山县加速设施农业产业升级,计划3年新建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日光温室500座、钢架大棚500座。目前,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梅坡村,关家川乡何家村3个集中安置点的283座日光温室基本完工。

  积石山县大河家重点农技推广站站长张宏岳介绍说,积石山现代设施农业2023年底从零起步,期望通过边种植边培养周边务工村民,逐步培育出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化设施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民众增收致富。

11月21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村民正在温室大棚里采摘辣椒。九美旦增 摄

  不仅是蔬菜种植,在大河家镇陈家村千头牛万只羊良种繁育中心,现代化标准圈舍有序排列,育肥间、消毒室、草料棚、拌料机等设施完备。一旁办公楼内的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全县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场状况,工作人员能随时掌握牛羊圈舍、饲喂草料、打针防疫等情况。

  在大河家镇梅坡村、甘河滩村,刘集乡刘集村,还建设了肉羊、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和饲草加工厂及配送中心,越来越多的积石山“新农人”投身其中。

  “这些项目运行后,将带动积石山县饲草种植、物流配送、劳务承包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动力。”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文房说,有了政策扶持、技术引领、转型理念,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完)

【编辑:刘阳禾】

萨博尼斯蝉联篮板王 哈利伯顿荣膺助攻王

湖南炎陵:复工复产忙 冲刺“开门红”

税务部门提醒:2024个税专项扣除信息确认即将截止

闻令而动!西部战区向地震灾区派出前进指挥所 统一指挥部队救灾行动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瞧!这里的手表安上了中国“心”

青海省贵南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_2

以色列定居者闯入约旦河西岸村庄 致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热心“的姐”何岐兰:用心温暖每一程

红古区、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巴士海峡以东热带低压生成 未来将加强为台风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4年年会在蓉召开

多国人士: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