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

小编

中新网兴安盟2月3日电 题: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
(图侵删)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陈丽红

  “扭腰,转身,好!”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宝城村女子高跷队的队员们就开始排练起来。这个春节,这支高跷队接到了不少新春巡演的邀请。

  “大家加把劲,好好练,今年咱们争取还拿第一。”宝城村妇联主席王晶调整队员动作之余不忘叮嘱她们。

图为宝城村的女子高跷队正在排练。 曾令刚 摄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民间节日里,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或跳跃或扭秧歌,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目前,宝城村女子高跷队成员共30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

  在锣鼓声中,表演者们踩着40多公分高的高跷,展示各种绝活儿,将节日气氛瞬间拉满。

  队伍中的初凤春年过六旬,然而不仅身子骨硬朗,还能在高跷上如履平地,表演时更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在一众表演者中格外醒目。

  小时候的初凤春抱着“谁说女儿不如男”的想法,十四五岁时就加入高跷队。初凤春说,当时不怕高,也不怕摔跤,非要学踩高跷。

  “高跷是学会容易,学精难,一些复杂的动作需要长时间磨练。”初凤春说,“没想到,我这一踩就是40多年。”

  在初凤春眼里,宝城村人爱高跷,不仅因为它是祖辈文化的积淀,更是踩在高跷上,象征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为初凤春(右二)踩高跷。 曾令刚 摄

  队伍里,“90后”的李珊珊是最小的队员。父亲曾是村里的高跷演员,她是跟着父亲学会踩高跷的。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李珊珊印象中,她出生长大的宝城村貌似“高跷村”。受父亲影响,长大后的李珊珊加入了高跷队。

  在她看来,踩高跷并非难事,“只要胆子够大!”如今,“将这门儿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已被她列入人生计划之中。

图为宝城村女子高跷队合影。 曾令刚 摄

  踩高跷这项民间艺术能在年轻人手上传下去,这让65岁的屈延年甚是欣慰。他告诉记者:“在宝城村,高跷的传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踩高跷是我们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屈延年曾也是村里出了名的高跷演员,如今自己年龄大了,便从台前转到幕后,在女子高跷队担任起了鼓手。在他的鼓声中,宝城村的高跷队声名远扬,越舞越红火。(完)

(中国新闻网)

深圳实施全国首个《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规范》全市447个小型站已纳入119直接调度,火警到场平均用时减至约5分钟

足球——欧锦赛:西班牙胜克罗地亚

雨雨雨!浙江今夜雷雨相伴局部地区有大雨 明后天小雨在线

广东省怀集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3

起床早于这个点,心脏、大脑都受伤!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助跨境电商海外客户“退货无忧”

雄商高铁枣强特大桥施工忙

浙江省鄞州区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1

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陈邂馨被查,曾任武汉市副市长

池州市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湖长名单公开发布

甘肃省玛曲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1

陕西省千阳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高跷村”里的高跷梦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