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畔 “鬼王潮”赴千年之约

侠名

中新网嘉兴8月21日电(黄彦君)“印象中的潮水很大、很壮观,在远处看到真的很惊人,下次还要来观潮!”浙江海宁盐官观潮点,来自马来西亚的张先生激动地说。当日,农历七月十八,钱塘江“鬼王潮”如约而至。

钱塘江畔 “鬼王潮”赴千年之约
(图侵删)

  广受民间喜爱的“鬼王潮”,指的是农历七月的钱塘江大潮汛,其气势、涌高有时可超天下闻名的八月十八潮。

  “这一潮汛出现于中元节之后,潮水受前期丰水期影响,江道刷深,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之间开始壮观,因此被民众称为‘鬼王潮’。”浙江省钱塘江涌潮研究会名誉会长徐有成解释道。

  据悉,钱塘江潮汐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产生,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日月地近乎一线,引力叠加致海水涨潮显著,形成壮观大潮。

  “壮观的涌潮景观形成,对地理条件要求很苛刻。河口形态需呈‘喇叭口’,水下发育‘沙坎’地貌结构,类似的地理条件较为罕见,世界上只有南美洲亚马逊河口涌潮的壮观程度能与钱塘江河口媲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河口所所长陈甫源说。

  从浙江省水利部门发布的数据看,2024年农历七月,钱塘江江道容积可达4.9亿立方米,远大于多年平均容积4亿立方米,将带来更震撼的观潮体验。

  “潮来了,潮来了!”钱塘江畔,人头攒动。随着远处轰鸣渐近,江潮如万马奔腾,瞬间席卷而来,激起漫天水花,引得阵阵惊叹与欢呼。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唐代诗人徐凝在其《观浙江潮》中如此描述这一盛景。时至今日,人潮与江潮交相辉映,化作一方文脉流淌于天地之间。

  徐有成介绍,文献记载加之科学论证,钱江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南宋时期,观潮文化达到顶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竞相观潮,欣赏弄潮儿表演。

  奔涌的江潮,见证着河畔的沧桑巨变。历史上,钱塘江流域民众对潮水的认知、防御以及与之和谐共生的努力,与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钱塘江古海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直到明代‘鱼鳞石塘’筑塘技术兴起,才有效地防住了大潮。在此期间,‘勇立潮头’的精神不断升华,为今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徐有成看来,钱塘江潮亦是一种精神符号。(完)

(中国新闻网)

奥孔古遭遇脚趾扭伤 7-10天后重新评估

蠡县供电公司全力保障春节用电无忧

(新春走基层)春节临近 民营经济大市浙江台州项目施工热情不减

遵义播州:“播检钻研”助青年干警成才

走路上班、就近消费 德阳这个社区“产城人”融合有哪些好经验?

黑龙江嘉荫:“傻狍子”“偷渡”受重伤 幸遇民警被救

观候鸟吃小龙虾 江西永修“暑期经济”火爆

5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8.4%:需求恢复增长 周转效率提高

208项全面完成!上海6.0版优化营商环境成绩如何,一图读懂→

山东省莒南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1

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丝滑”就业的启示

炎炎夏日 中药代茶饮倍受追捧 你喝对了吗?

钱塘江畔 “鬼王潮”赴千年之约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