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到冬季都有人因心脑血管病而死亡。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冬季尤其要预防心脑血管病。

01
95岁老太太买菜时晕倒
95岁高龄的王奶奶(化名)平时身体硬朗,没生过大毛病,近日去菜场买菜时突然昏迷倒地,右侧肢体抽动,左侧无自主活动。被人紧急送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浙江医院脑科中心团队立即为其进行脑部CT检查,未见出血,但CT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时间就是生命,此时最重要的措施是要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大脑的血供,最有效的方法是微创介入取栓术。王奶奶做完CT后被直接转运至导管室手术,半小时后闭塞血管开通。经过1周精心治疗后,王奶奶意识恢复清楚,右侧肢体活动正常,左侧能稍微活动,后期加以康复锻炼将进一步好转。
02
退休大伯体育中心看比赛
狂吐不止
刚退休的张大伯(化名)近日在体育中心观看比赛时情绪激动,突然头部剧烈疼痛伴喷射性呕吐,被朋友送至浙江医院灵隐院区。浙江医院脑科中心团队立即为其进行颅脑CT检查,提示左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疾病85%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
随即的脑血管造影证实了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如果再次破裂死亡率达到50%以上,医生立即为张大伯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病根解除后药物继续治疗10余天,张大伯康复出院。
浙江医院神经介入科周育苗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支架取栓术是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动脉取栓的核心步骤是将一枚支架装进血栓内部,随着支架的张开,血栓被嵌合在支架网孔内,并与支架一起拉出体外。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85%以上,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弹簧圈栓塞术,就是将特制的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这样血流将不再流入动脉瘤,避免血管再次破裂出血。
03
冬季脑血管病高发
这类人群格外注意
周育苗医生提醒,冬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较大,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诱因。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口齿不清、嘴角歪斜、肢体无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来源: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