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

❤

中新社衡水5月12日电 题: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

(走进中国乡村)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
(图侵删)

  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

  全长超过3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河北衡水阜城段多弯道,勾勒出秀美的运河风景。中新社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花海扮靓了大运河畔,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催热“美丽经济”。

  走进紧邻大运河的阜城县霞口镇刘老人村,百亩牡丹花幽香阵阵,旗袍走秀、书画写生、拍照留念……三五成群的游人穿梭其间,自得其乐。

4月29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小学师生在刘老人村欣赏牡丹花。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刘老人村是远近闻名的“运河古梨第一乡”,村子现拥有百年以上老梨树万余棵,并以百年梨园为中心,做大做强“花海经济”。“三季有花,四季有果”,乡村旅游经济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本地梨花花期4月初开始,4月15日结束,梨花开罢牡丹接棒,花期一直持续到5月20日。”牡丹观光园负责人陈先群说,借助运河文化带建设,园区建立8年来,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包括紫斑牡丹等50多个品种。

  据了解,今年4月8日,阜城县在刘老人村举办第七届梨乡赏花活动,吸引了1.5万名游客来到现场。牡丹观光园花期平均每天接待来自京津冀、山东等地游客超过2000人次,每年仅土地流转一项就为村民创造三四十万元(人民币,下同)收入。同时正筹划销售牡丹苗种,开发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等系列产品,未来打造一条牡丹特色产业链条。

  近年来,阜城将大运河沿岸村庄统筹规划,深入挖掘村庄的传统历史、人文、风物等文化元素,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以“花”为媒,打造赏花、采摘、文化民俗旅游项目,助推乡村振兴,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色添彩。

  走进阜城县王集乡河北阜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特色玫瑰种植基地,上百亩玫瑰花花开娇艳,花香四溢。来自各地的游客们跃跃欲试,和专业工人们一同享受采摘的“玫”好。基地产品展厅里,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酱等玫瑰产品琳琅满目。

4月29日,游客在阜城县王集乡河北阜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选购玫瑰花系列产品。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我们的玫瑰是可食用的,可制作玫瑰饼等特色美食。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赏花、采摘,而且可以观看玫瑰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让游客能玩得好、吃得好,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河北阜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军说。

  据张玉军介绍,玫瑰种植基地至今已发展玫瑰3000多亩,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民种植,每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玫瑰系列20多种产品大受欢迎,产品走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阜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耀亮说,今年4月以来,阜城梨花、玫瑰花、牡丹花、杏梅花等相继盛开,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据不完全统计,已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观运河、赏花海正逐渐成为阜城的文旅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完)

(中国新闻网)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视频丨美国多州遭龙卷风等恶劣天气袭击 伤亡情况有待确认

《热辣滚烫》票房突破10亿

河南省巩义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第十六届环岛赛4月举办 赛事总里程853.59km

聚焦10大重点领域,“以旧换新”湖南落地政策来了

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 国家移民局解读跨区域通行

安徽省涡阳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贵金属市场短期调整 中长期上行趋势看好

金洞村k友谊赛第十场响动云端

轨道交通第六座“P+R”停车场试运营

营造浓厚禁毒氛围 打造无毒城市典范贵阳全面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

(走进中国乡村)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