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

❤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龙腾河端,海韵千年”2024北京西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沙龙5日举办,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承担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职能,发挥北京作为大运河终点城市的核心作用,对话全球运河城市,共谋共创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与发展。

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
(图侵删)

图为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记者 易海菲 摄

  什刹海作为北京老城区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毗邻中轴线,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北端点,承载着丰富的运河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今年是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嘉宾齐聚什刹海畔,共话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致辞中表示,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要以运河为媒,深化发展伙伴同盟,促进经济、旅游、民生、生态等多领域的常态化合作;要推动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发挥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声音,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出时代的新风貌。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回顾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以大运河沿线地区案例生动阐释了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起来,让大运河资源美起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聚焦大运河北端点“河之端”——什刹海的独特地理区位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肯定了西城区在大运河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图为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进行主旨演讲。 记者 易海菲 摄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从宏观角度论述运河对人类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分享了作为“河之端”的西城区在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河而美·运河联动圆桌交流”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与活化传承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做到有机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多元视角。

图为《大运河文化系统性保护·什刹海宣言》发布。 记者 易海菲 摄

  活动还发布了《大运河文化系统性保护·什刹海宣言》,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从保护发展、协同联动、聚焦宣传、创新驱动、汇聚力量五个方面出发,共同守护运河文明。

科普进校园展示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 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

河南省镇平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1

轴承之乡“走出”智能机器人(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跨境小订单 全球大生意!外贸新业态助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趋势向好 今年上半年四川大宗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红葱产业“充电”提速 鼓足农民“钱袋子”

深圳文博会:“我爱张家口”系列文创产品受热捧

贵州省清镇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流窜作案50多起“偷芯”大盗落网 内蒙古准格尔旗警方破获系列盗窃变压器案

(巴黎残奥会)综合消息:多项包揽冠亚军 中国日取13金

证监会:将继续协调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

湖南省韶山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