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者“唱”给听障者的歌|相对论

❤

总台元宵晚会预告片里,有这么不到一秒的画面——

听障者“唱”给听障者的歌|相对论
(图侵删)

着红衣的,都是听障的朋友,他们在用手语和歌手“合唱”。台下,还有人帮忙打节拍。

前不久,我们还刷到这样一个帖子——除夕夜,有一家人把电视拆了,竖着摆,就为了看以竖屏形式转播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听障版春晚。

那次的演员,也是这些红衣的演员。

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蹲点台前幕后,陪你一起,认识他们——

这次无障碍转播,是赵智晖在春晚内部面试时提的建议。

大学所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让他看到了人的“多样性”。采访中,他多次提到“残健融合”“残健共享”。但春晚无障碍转播,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群听障演员,也是第一次。

“我第一版方案上写的是运用虚拟数字人技术。确定了以后马上去调研,聋人非常抵触。”虚拟人仅仅是一套手语动作,他回忆,“我们要的是翻译的情感。”

但是,想用手语跟上节奏、打出情感,不容易。

首先,卡准节拍,得靠指挥。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指挥的嘴里唱着歌、脚下打着拍子,两只手还要打不同的拍子,每到一个八拍,还得挥手提醒演员“进动作”……

对听障演员来说,挑战更大。他们先得把节奏和动作背熟。有的演员几乎没有任何听力,只能靠歌手的口型来背。可是春晚的歌曲大多是新歌,只好找到赵智晖,“有个特别尴尬的要求,能不能拍你的嘴,发给我,我再一点点练。”

类似这样的“土办法”,还有许多。

赵智晖把歌曲制成闪光视频,闪光点就是节拍——

他使劲“甩头”,告诉演员这段气氛是扬起来的,是高潮——

歌曲《栋梁》中,有段词节奏很快。一开始,演员郭家聚“字字对应”地打手语,演出指导、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觉出不对——“刚看了第一个词,后边还没反应过来就没了,这不行。”

大家一起想办法,把手语动作简化,“按照最必要的信息传递去做这件事。”

“三滴水重檐攒尖,配三层殿台石栏。圆形的轮廓往复,是天地复始循环。”这样的说唱,怎么打?看看家聚的创作——

陈静,是团里的队长之一。两岁半的时候,她因为发烧打针,听力重度受损。八岁时,她看到春晚上的《千手观音》,爱上了舞蹈。

这一次,她承担了《孤勇者》等几首最难的歌。她说,她每天夜里躺在床上,都在边“听”边练。

怎么“听”?

她拿出一个绿色的音箱,“特别安静的时候抱着它,能听到砰砰砰振动。”手放喇叭上,她就能对出歌词的口型。睡觉的时候,她也会开着音响,把耳朵贴在喇叭上感受振动。

在她整理的春晚歌词单里,还贴着另一首歌的歌词。她说,压力太大的时候,就会把这首歌打出来,因为这首歌给她“温暖”“快乐”的感觉。

“听不到声音,怎么感受到歌曲的快乐?”记者庄胜春问。

“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歌词的含义。歌里说,希望你笑是真的快乐,希望你被这个世界真的爱着。就像我遇到困难,这首歌就给我很大的底气。”

同样是听力一级残疾的郭家聚,“听”歌的方式更出人意料。

歌曲,在他的眼里,是歌词、节拍谱和音频软件里的波形图。“他只是缺失掉了声音那一部分。除了声音之外的节拍、律动,歌词带来的情境,包括演员本身表演的状态,都是完整的。”赵智晖这样解释。

邰丽华告诉记者,以往,很多聋人朋友都不看春晚。“比方说小品、相声,你们为什么笑?我只能傻傻地看着。大部分聋人是比较懂事的,不会在举家欢庆的时候去打断亲朋好友,让他们给解释。”

今年,无障碍转播让大家“不再寂寞”。

春晚结束后,记者庄胜春刷到了许多手语自媒体的视频。也许你也一样,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博主的存在。

很多网友,也包括健全人网友,会“二刷”无障碍春晚,甚至“三刷”。

去年,有这样一条新闻,有个音乐节试着招募了一位手语表演者。但去现场的听障观众,非常少。

你的第一反应会不会是,这还有意义吗?也许,“非常少,就是意义。”

未来,期待更多、更好的样子。

青海省近两年血液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载誉归来学先进 鼓劲扬帆再前行 曲靖检方交流业务竞赛经验

速看!芜湖这些区域马上要停气

(新春走基层)深山护林员师徒的春节时光:踏雪巡护不打烊

黑龙江省最大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将落户肇东

肯尼亚洪灾死亡人数上升至120人

黑龙江:玉树琼花迎宾朋

颐和园、天坛……中秋假期三天 哪个才是北京“顶流园子”?

教育部发布全国高校名单 共计3117所

黑龙江省逊克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2

跟着“悟空”看古建!走进佛光寺来一场千年的相遇

假期进入后半程!5日,北京市属公园游客量平稳回落

听障者“唱”给听障者的歌|相对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浮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