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五名少年

因无证骑摩托车
被罚洗警车、打扫民警卧室
引发热议
骑摩托车炸街
“猛虎小分队”被罚做卫生
网传视频显示,12月11日早上8点多,河南洛阳伊川县酒后镇派出所一名警务人员在一个名为"猛虎小分队"的微信群里说:"小伙子们,星期一啦,该来报到啦!"
据了解,这个微信群原先由5个14岁到16岁的少年组建,这5名少年此前因无证驾驶无牌照的"鬼火"摩托车炸街被查。
之后,他们在民警要求下,穿上"牡丹义警"的红马甲,戴着红色帽子,擦洗了派出所大门和摄像头,打扫了民警卧室,洗了警车,还前往距派出所约一公里外的河滩焚烧过期宣传单、清扫派出所院子内的落叶等。
其中一名16岁少年阿飞称,被抓后民警批评教育了他们,还要求他们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不骑摩托车炸街。
对于上述这些处罚,5名少年的家长意见不一。
有的少年家长向民警表示:管不住,让派出所帮忙管管。
但也有一名家长表示:不认同派出所的处罚措施,称罚少年去打扫福利院卫生,他都能接受,但接受不了帮民警打扫宿舍、刷警车和民警的私家车。“这对孩子心理上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河南伊川县酒后镇派出所民警认为,打扫卫生也是一种处罚形式。河南伊川县公安局督察大队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介入了解相关处罚措施是否得当。
目前,"猛虎小分队"微信群已被解散。
网友:处罚必须依法
不少网友觉得
这种处罚形式挺好
既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
又起到了管教作用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种方式有不妥之处
对此,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伊晓婷表示,“这种类似要求社区服务的形式不是处罚,而是一种教育方式。派出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做得更好。”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保护与教育相结合。在确定教育方式的时候,应该首先联系父母,父母本身有监护职责,应该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
伊晓婷表示,从警察职业伦理而言,不适合以要求他人来派出所服务作为教育方式,警察应当避免公器私用的嫌疑。(上海新闻广播)